top of page

溫哥華心理輔導故事: 綿羊與野豬



**以下故事是由真實案例改編,個人資料完全保密**


在這個當事人的內心世界裏,有一群綿羊與野豬。但是他們很難共存。每當野豬發現羊好像懶洋洋似的,野豬就會發惡。而當野豬在啼叫的時侯,綿羊就會逃跑。當綿羊逃跑的時侯,野豬就更加變本加厲地啼叫甚至追逐綿羊。所以他們只能一方出現,另一方消失。


當事人面對的是經濟壓力,然後他內心的野豬就會對自己說:「你看看你多失敗,連基本生活都成問題!」,於是他不斷想辦法去解決問題。但同時間,他也領略到他只是一隻綿羊,內心在說:「為何要給我這麼大的考驗?為何要這個麻煩?」


這個時侯,反而治療師受到觸動當聽到當事人說:「我只是一隻綿羊」,甚至替當事人感動自豪當他能夠這樣說,因為他覺得當事人能夠這樣說,其實很堅強,才能承認自己脆弱的地方。


當事人聽到治療師的回應後,也開始更多能與自己內心連繫。他說:「對!我就是一隻羊!那又如何?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,但同時我也可以轉換思維,做不同的角色。我可以是一個領頭羊,可以與其他羊合作,找出屬於自己的路」。


這時,連野豬都開始對羊另眼相看,因為野豬不需要啼叫,羊都會自發地做他需要做的事情。漸漸,他們開始能夠和平共處,使到當事人更能集中處理眼前的經濟困難局面。


你們呢?如果你們都有內心衝突的時侯,會怎樣為他們命名呢?


3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**以下故事是由真實案例改編,個人資料完全保密** 「我只想乘著單車,去一些沒有去過的地方,追著風,享受無拘無束的生活。」這是少年說過令治療師最深刻一句說話。 其實有誰不想自由? 但往往生活在充滿競爭的社會上,好像你做少一件事、停多一分鐘去思考就已經是種罪過。所以少年心裏的這個美夢的種子從來都只能壓於泥土底下,裝作看不到。這部份的他即管命名為「追風少年」。 少年來到治療室的動機是他希望可以改善讀書

**以下故事是由真實案例改編,個人資料完全保密** 小美是一個讀書聰明的女子,年若35歲,她是一個教育機構的CEO,事業正處於高峰期。她來尋求心理輔導的原因是因為感情問題,因為她不知道應否與現任分手。她很害怕她會再度感到孤獨,就像跟他一起的時侯,他的愛理不理,逃避問題的態度,讓她感到不被理解及孤軍作戰在一段關係當中。 治療師帶著好奇的心態去跟她一起探索這個孤獨的來源(attachment hist

bottom of page